BJO in Translation - Chinese Abstracts
Chinese Abstracts 中文摘要 March/ 三月 2005 Editor/ 编辑: Dr Alvin Kwan-ho Kwok |
经眼睑眼压测量计( TGDc-01 ):可信度及其与 Goldmann 压平式眼压计、指测法在健康志愿者中应用的比较 眼内压与系统血压: 毕华丹市 纵向前瞻性研究 脉络膜扩张作为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的一种机制:对前两周得到的一些生物统计学数据改变的研究 白内障术中使用 Tenon's 囊下麻醉或者局部麻醉的随机对照实验,病人满意度的比较 光学相干断层 成像术 (OCT) 检测 轻度视乳头水肿和 假性视盘水肿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LASIK 手术术前及术后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研究以及 LASIK 手术术前视网膜检查的价值
结膜松弛症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对照性研究 对供体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进行自动评估的新系统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典型病变的大小对运用维替泊芬行光动力学治疗疗效的影响 应用光动力学方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继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改变——一项横断面研究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一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成功取出后眼后节球内异物后的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用 葡萄球菌 肠毒素 B 诱导非特异性免疫耐受治疗高危鼠角膜移植 Choroidal dendritic cells require activation to present antigen and resident choroidal macrophages potentiate this response |
在已出版的眼科杂志中关于诊断准确度研究的质量报告 文章类型: 临床科学-科学报告 关键词: 准确度;诊断;灵敏度;特异性 摘要 目的: 运用 诊断准确研究报告标准( STARD )的主观参数,对 2002 年已出版的五种主要的眼科杂志中关于诊断研究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估。 方法: 用手工查找的方法对在 2002 年出版的五种主要眼科杂志中甄别出关于诊断性研究的文章,包括美国眼科杂志( AJO )、眼科精粹( Archives )、英国眼科杂志( BJO )、眼科研究和视光学( IOVS )和眼科 (Ophthalmology) 。 25 项 STARD 的分类目录和流程图被用于评估每篇文章的质量。 结果:总计共有 16 篇文章( AJO=5,Archives=1,BJO=2,IOVS=2,Ophthalmology=6 )。超过半数文章( n=9 )与青光眼诊断有关。其它专业包括:视网膜( n=4 ) , 角膜( n=2 )和神经眼科学( n=1 )。在 13 篇文章中,对诊断准确度的最共同描述是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估。在评估的文章中运用了 8 - 19 项足够数目的 STARD 分类目录。有 7 篇研究报告运用了超过 50 %的 STARD 分类目录。 结论:当前的诊断准确性检测报告标准有很高的可变性,而初步的 STARD 可能是一种对加强和减弱诊断准确度研究的有用的评估工具。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一项关于使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CT-112 治疗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病变的随机对照、有安慰剂的临床研究 文章类型: 临床科学-科学报道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糖尿病角膜病变 摘要: 目的: 评价局部应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CT112 ( 5-[3-ethoxy-4-pentyloxyphenyl]-2,4-thiazolidinedione )对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 设计: 本研究为回顾性、随机、双盲、有安慰剂的对照研究。 方法: 随机将糖尿病患者 34 例 34 眼分为两组,分别使用 0.25 % CT112 眼液( n = 22 )或安慰剂( n = 12 )点眼 8 周,每天四次。在使用前及使用后 4 周、 8 周检测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及角膜感觉。用前房荧光仪测量角膜上皮对荧光素的渗透性。 结果: 两组在任一时间点的浅层点状角膜病变及角膜感觉平均计分情况的差异没有显著性。然而虽然两组的前房内荧光素浓度在治疗前差异没有显著性,治疗后 4 周及 8 周却出现的明显差异( 4 周, P = 0.0327 ; 8 周, P = 0.143 )。 结论: 局部应用 ARI,CT-112 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屏障功能。[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初发性和复发性翼状胬肉纤维血管组织中成肌纤维细胞的特征 文章类型: 实验科学-科学报告 关键词: 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翼状胬肉;复发 摘要 目的: 确定翼状胬肉中成肌纤维细胞的存在和起源。 方法: 标本来源于 52 个初发性翼状胬肉、 34 个复发性翼状胬肉共 86 个样本,包括体部、头部和纤维血管组织以及 5 个无翼状胬肉的眼内容剜出眼。这些样本用于研究肌成纤维细胞的起源。所有组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所用抗体有 α - 平滑肌肌动蛋白( -SMA )、结蛋白、波形蛋白和钙结合蛋白,以及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翼状胬肉的纤维血管组织采用无血清培养液传代培养纤维母细胞,并采用上述抗体标记。在评估的纤维血管组织样本中有 86 %的致密纤维组织束被标记。这些纤维组织束中的细胞具有肌成纤维细胞的特点, SMA 染色为阳性;但标记平滑肌细胞的结蛋白和钙结合蛋白为阴性。有趣的是,在所有眼内容剜出眼的近鼻侧球结膜的 Tenon 囊后部眶周脂肪组织中 SMA 染色为阳性。所有第一次传代的纤维母细胞均有波形蛋白的表达,有些 SMA 染色阳性;但结蛋白和钙结合蛋白为阴性。胬肉维管组织中的细胞超微结构特点是细胞胞质内的微丝束,这与肌成纤维细胞的组成不同。 结论: 这些研究共同证明了具有收缩性的成肌纤维细胞束存在于翼状胬肉和无翼状胬肉的眼内容剜出眼 Tenon 囊后部的眶周脂肪组织中。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阿伐他汀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的作用 文章类型: 实验科学 - 科学报告 关键词: 阿伐他汀;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RNA 酶保护分析法;T细胞;组织学 摘要: 背景 / 目的 :本实验研究一种治疗血脂异常的常用药 阿伐他汀 (立普妥) 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的作用。 方法 :用人类 感光细胞间维生素 A 类结合蛋白 肽免疫 48 只 B10-RIII 鼠。将其分为 3 组,每组 16 只。每天经口接受干预一次共 14 天。第 1 组喂食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对照组),第 2 组喂食 1mg/kg 阿伐他汀(低剂量组),第3组 喂食 10mg/kg 阿伐他汀(高剂量组)。第14天采集淋巴结﹑脾及右眼。提取淋巴结中 RNA 做 RNA 酶保护分析法,以检测其致炎 (IL-1? 和 IL-1?) ﹑ Th1 (TNF-? IL-2, IL-12) 和 Th2 (IL-4, IL-5 和 IL-10) 细胞因子水平。 提取脾脏中 蛋白质做 western 印记分析 , 以检 测磷酸溴化信号传导蛋白及其转录激活子 STAT4 和 STAT6 的表达。被剜出眼球的炎症程度由一位匿名(单盲)研究者评定等级。用配对 t 检验分析干预组与被免疫对照组之间组织学评分的平均差异。 结果 :令人惊讶的是 阿伐他汀并未调节免疫反应。致炎 细胞因子 IL-1? ﹑ IL-1? ﹑ TNF-? 和 IL-2 在对照组与 阿伐他汀 干预组中均有等量的提高。 IL-12 和 Th2 细胞因子在 3 组中均没有升高。 western 印记分析表明 磷酸溴化 STAT4 表达在 对照组与 阿伐他汀 干预组中有增高,而 STAT6 蛋白则无增高。干预组与被免疫对照组之间组织学评分的平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 尽管组织学评分显示高剂量干预组炎症反应有少量减轻,但 阿伐他汀 对 细胞因子 Th1 and Th2 转录没有作用。各组中细胞因子的等量表达提示 他汀类药物可能并不参与 感光细胞间维生素 A 类结合蛋白所致葡萄膜炎的调节。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经眼睑眼压测量计( TGDc-01 ):可信度及其与 Goldmann 压平式眼压计、指测法在健康志愿者中应用的比较 文章类型: 临床科学 - 科学报告 关键词: Goldmann 压平式眼压计; TGDc-01 ;指测;经眼睑眼压测量计 摘要: 背景 : TGDc-01 是一种新型、便携式、经眼睑眼压测量计。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此方法各次测量间与测量者之间的可重复性,并将该方法所测眼压值与 Goldmann 压平式眼压计及指测法所测眼压值作一比较。 方法 :共 20 名健康志愿者 40 眼参与研究。两位平行实验的测量者( 1 和 2 )分别对每只眼用 TGDc-01 各重复测量 3 次,而测量者 3 用 Goldmann 压平式眼压计、测量者 4 则用指测法也分别对每只眼各重复测量 3 次。每只眼由同一测量者用 TGDc-01 所测眼压值、两个不同测量者用 TGDc-01 所测眼压值之间及 3 种方法所测眼压值之间的差异均以配对设计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比较差异的中位数与四分位数值来客观分析其相关关系。各测量者、各方法间的比较则以各测量者所测及每位被测者用 3 种测量方法所测眼压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每位测量者的测量值间差异用 Friedman 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在使用 TGDc-01 的测量者 1 和 2 中均有显着的同一测量者内差异( Friedman 检验示:测量者 1 的 p = 0.007 ,测量者 2 的 p = 0.002 。而测量者 1 和 2 间没有显著测量者之间的统计学差异(配对检验 P=0.200 ))。 45% 的被测眼在不同测量者间的差异大于± 3mmHg 。用 TGDc-01 与 Goldmann 眼压计测量者间所测值的差异 (TGDc-01 - Goldmann) 中值为 0 mmHg (差异的四分位值为 -1~2 mmHg;[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眼内压与系统血压: 毕华丹市 纵向前瞻性研究 文章类型: 临床科学 - 科学报告 关键词: 眼内压;系统血压 摘要: 目的 :研究系统血压的改变与眼内压的关系。设计:人群总体研究。参与研究对象:威斯康星州毕华丹市年龄 43-86 岁居民。 方法 :测量记录初测( 1988-90 年)与随访五年中系统血压值、眼压值以及所用控制血压药物的情况。 结果 :初测与随访五年的眼压与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相关。血压值与眼压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收缩压每升高 10 mmHg 眼压平均升高 0.21mmHg (最少增高 0.16 mmHg ,最多升高 0.27mmHg ),舒张压每升高 10 mmHg 眼压平均升高 0.43 mmHg (最少增高 0.35mmHg ,最多升高 0.52mmHg )。此外糖尿病的调理与用药并不改变这一相关关系。 结论 :血压的降低与眼压的降低有关。这一发现应由其它研究来评估,尤其是关于其可能使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风险减小的可能性。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脉络膜扩张作为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的一种机制:对前两周得到的一些生物统计学数据改变的研究 文章类型 : 临床研究-科学报道 关键词 : 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 ; 生物统计学 ; 脉络膜扩张;激光虹膜切开术 摘要: 背景 :最近提出:伴有晶体前移的脉络膜扩张可能是急性房角关闭 (APAC) 的一种机制。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 APAC 发生 24 小时内和 APAC 发生两周后的一些生物统计学数据的变化: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晶体厚度,晶体的位置。 方法 :对 41 个 APAC 病人进行预期研究。当 APAC 病人出现急性发作时即对双眼采用 激光虹膜切开术。在激光虹膜切开术之前(基线)和术后两周采集发作眼和对侧眼的数据。采用超声波测量中央前房深度( ACD ),裂隙灯测量周边前房深度( LCD )并分级。 A 超测量晶体的厚度( LT )和眼轴的长度( AL )。根据 ACD 和 LT 确定晶体的位置( LP )。 结果 :大部分病人为中国人( 83 %)并且为女性( 61 %),平均年龄为 60.4 ± 10.3 岁。在发作眼, 激光虹膜切开 术前的 ACD 为 1.81 ± 0.29 mm ,术后两周为 1.80 ± 0.28 mm ( p=0.63 );在对侧眼,术前和术后两周的 ACD 分别为 1.83 ± 0.29 mm 和 1.81 ± 0.38 mm ( p=0.21 ),术后两周时,发作眼和对侧眼的晶体相对位置或眼轴长度均没有明显改变。 结论 : APAC 的发作眼和对侧眼,急性发作期和术后两周的中央前房深度,晶体厚度或者晶体的位置均没有明显改变。这不支持 APAC 时由于 脉络膜扩张导致晶体前移的假设。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白内障术中使用 Tenon's 囊下麻醉或者局部麻醉的随机对照实验,病人满意度的比较 文章类型 : 临床研究 关键词 : 白内障手术 ; 局部麻醉 ; 病人满意度 摘要: 目的 : 白内障术中常规应用 Tenon's 囊下麻醉( STB )或者局部麻醉( TOP )。尽管已证实 STB 能更好的控制术中的疼痛,但是疼痛并不是病人考虑优先选用某种麻醉方式的唯一因素。由于经济或者人力的原因, TOP 仍然是术者首选的麻醉方法。我们决定采用最新的爱荷华麻醉满意分级法( ISAS )调查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满意程度。 方法: 在本随机对照实验中, 28 个病人要么接受 2 %利多卡因 3ml 加透明质酸酶的 STB 麻醉,要么接受 0.5 %普鲁卡因加 1 %丁卡因眼部注射的 TOP 麻醉。术后病人根据麻醉的满意程度填写 ISAS 调查表。 结 果:对调查结果进行 Wilcoxon 秩和检验表明:病人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 (p<0.0085) 。 STB 组病人的满意得分较高,为 2.77 ( 四分位距范围为 2.45 ~ 3 ); TOP 组为 2.04 ( 四分位距范围为 1.54 ~ 2.5 )。 TOP 组有一个病人因为不能忍受的疼痛退出本研究。 结论: 在白内障手术中,使用 STB 麻醉时病人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使用 TOP 麻醉。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光学相干断层 成像术 (OCT) 检测 轻度视乳头水肿和 假性视盘水肿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文章类型 : 临床研究 - 科学报道 关键词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 视神经乳头水肿 ; 假性视盘水肿 ; 视网膜神经纤维 层 摘要: 背景 / 目的 : 确定 OCT 区分 视神经乳头水肿 , 假性视盘水肿以及正常眼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NFL) 厚度差异的程度。 方法 : 13 个轻度视乳头水肿患者, 11 个先天性 假性视盘水肿患者和 17 个正常人接受视神经检查,自动视野检查和眼底照相。测量 11 个轻度视乳头水肿患者和 5 个 假性视盘水肿患者的脑脊液压力。对每个受试者以视乳头为中心直径 3.38 mm 的环形区域进行 OCT 扫描。两位不同的医生分析 视乳头水肿患者和 假性视盘水肿患者的眼底照片,并根据水肿的程度分级。对结果做统计描述和方差分析。 结果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在上下象限较厚,并且两个患者组和正常组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两组视盘水肿患者和正常组比较,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然而, 视神经乳头水肿组 与 假性视盘水肿组相比,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 : OCT 证实了 视神经乳头水肿患者 或 假性视盘水肿患者与正常眼比较,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NFL) 厚度存在可测量的差异。然而, OCT 并不能区分 先天性 假性视盘水肿和因为颅内压增高导致的 视盘水肿。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LASIK 手术术前及术后视网膜病变相关性的研究以及 LASIK 手术术前视网膜检查的价值 文章类型: 临床科学-科学报道 关键词: 格子状变性; LASIK 术后视网膜病变; LASIK 术前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预防性视网膜检查及治疗;视网膜脱离 摘要: 目的: 研究接受过 LASIK 手术的高度近视眼患者(平均近视度数: -11D )术前视网膜病变(格子状病性,视网膜破孔)与术后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视网膜破孔与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纳入对象进行研究。 结果: 接受过 LASIK 手术的 56 位高度近视患者中有 67 只眼术后发生了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 67 只眼中的 17 只眼 (25.4%) 术前即存在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这 17 只眼中的 10 只眼在 LASIK 术前曾接受过针对其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性治疗,但在 LASIK 术后仍发生了视网膜病变。 17 只眼中的 15 只眼 (88.2%) 术后视网膜病变邻近术前病变区,而 5 只 (29.4%) 眼术后病变与术前病变不在同一象限内。 结论: LASIK 手术术前视网膜检查对于预测高度近视眼患者术后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位置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针对原有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性治疗不能阻止所有高度近视眼患者 LASIK 术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
结膜松弛症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对照性研究 文章类型: 临床科学-系列报道 关键词: 结膜松弛症;泪溢;组织病理学; 泪道受损 摘要: 背景 / 目的: 结膜松弛症为泪溢第二常见的原因,多见于老年人群,表现为球结膜松弛堆积在外侧和中央部下睑缘。作为治疗措施之一,我们切除了 18 例( 29 眼)结膜松弛症患者松弛的结膜,并对其相关特点进行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的前瞻性、干预性、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组的标本来自于 24 例行常规白内障手术的年龄匹配的正常人。 病例和方法: 对 24 例( 24 个标本)正常人和 18 例( 29 个标本)病人行活检术取条形结膜组织送组织学检查,部位分别在睑缘水平与下方角膜缘平行处和临床上明显可见结膜松弛处。 结果: 24 个正常标本中 23 个表现为正常结膜变异。 29 个病人标本中 4 个有慢性非肉芽肿性结膜炎, 3 个( 2 例)有弹性组织变性。 4 例有炎性浸润的患者中, 3 例有功能性鼻泪管阻塞( FNLDOs ), 1 例有 原发性获得性鼻泪管阻塞( PANDO )。 2 例弹性组织变性的患者中, 1 例有 FNLDO ,另一个泪道排出功能正常, Jones1 阳性。 结论: 18 例结膜松弛症病人中有 6 例(即 29 个标本中 7 个)有弹性组织变性或慢性非肉芽肿性炎症。临床上泪溢患者病因各不相同。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对供体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进行自动评估的新系统 文章类型: 临床科学-系列报道 关键词: Fourier 分析; 内皮细胞密度;眼库;图像分析 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 目前人们还不能很好的利用显微镜镜下图像来自动评估供体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方法: 通过利用二维离散 Fourier 转换技术从内皮的电子图像上获取其 空间频率。 二维离散 Fourier 转换技术处理后所呈现的环形带与内皮细胞空间频率有关,而内皮细胞的空间频率反映了内皮细胞的密度。通过运用计算上的一种算法从而将图像上的环形代转换成内皮细胞空间频率继而估算出内皮细胞密度。本实验通过将这种自动评估系统与来自三个不同眼库的专家进行比较来检测这种新方法的可靠性,自动评估系统对 100 个供体角膜进行自动分析,而专家对每个供体角膜的两幅图片进行人工计数。 结果: 电脑自动计数与人工计数的平均差别为 14 cells/mm2 (0.9%) ,标准差为 119 cells/mm2 (5.1%) 平均绝对差别为 92 cells/mm2 (3.9%) 。基于方差分析的测量者间信度为 0.935 。这种算法也能处理那些人工不好评估的图像。平均每幅图片估算时间为 1-2 秒。 结论: 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能自动评估供体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系统。通过对 100 个角膜进行临床研究显示这种具有高度可重复性的新系统能够很好的评估供体角膜内皮细胞密度。[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典型病变的大小对运用维替泊芬行光动力学治疗疗效的影响 文章类型 : 临床科学-系列报道 关键词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变大小;光动力学治疗;典型病变 文摘 背景: 确定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 )继发中心凹下典型的脉络膜新生血管( CNV )形成的患者行光动力学治疗的预后是否与病变大小有关。 方法: 根据荧光素血管造影( FA )确定的病变的最大直径( GLD )将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 GLD < 3000mic ,第二组 GLD 为 3000 - 5000mic 。所有患眼均用维替泊芬进行的光动力学治疗。主要的预后指标为随访期结束时行 FA 检查未见明显渗漏的眼数在两组中的构成比,其次为 GLD 和最佳矫正视力( BCVA )的变化。 结果: 64 名患者( 58 - 95 岁,平均年龄为 76.7 ± 7.7 岁)参与本研究,均完成随访(时间平均为 16.6 月)。随访期结束时小病变组( n = 32 )中 24 名患者( 75% )、大病变组( n = 32 )中 15 名患者( 46.8% )行 FA 检查未发现明显渗漏(两者有显著差异, p=0.02 )。小病变组中 9 眼( 28.1% )、大病变组 16 眼( 50% ) GLD 增加> 1000mic (两者有显著差异, p=0.07 )。小病变组中 22 眼( 68.7% )、大病变组中 19 眼( 59.3% )视力减退小于 3 行(两者有显著差异, p=0.06 )。除了 4 名患者输液时出现背痛,我们没有发现维替泊芬治疗的相关副作用。 结论: AMD 继发中心凹下典型 CNV 患者的基础病变大小可能是影响 PDT 预后的因素。我们未发现因维替泊芬治疗引发的安全问题和副作用。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应用光动力学方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继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学干涉断层成像改变——一项横断面研究 文章类型 : 临床科学-系列报道 关键词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光学干涉断层成像;光动力学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 文摘 目的: 引入新的术语并确认光学干涉断层成像( OCT )扫描检查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 )的可靠性。比较黄斑囊样水肿( CMO )和视网膜下液( SRF )的临床表现和 OCT 表现。光动力学治疗法( PDT )治疗继发于 AMD 的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后,利用 OCT 检测患者黄斑中心凹的形态学改变。 方法: 对接受光动力学治疗的典型中心凹下新生血管形成的患者进行如下检查:屈光检查得出最佳矫正视力( VA ),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立体荧光素血管造影( FFA )和 OCT 。 新引入的用以解释 OCT 扫描的术语有:中心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NFT ),中心凹内外两层间厚度( BFT ),外部高反射带厚度( OHRBT ),视网膜内液体( IRF ),视网膜下液( SRF )和玻璃体黄斑透明连接( VMHA )。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11.0 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用等级间相关系数( ICC )评价可信度,用 Pearson 相关系数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用 2×2 表格研究 CMO 和 SRF 临床检查和 OCT 表现的一致性并计算 kappa 值。 P<0.05 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确认结果: 为了评价厚度测量和结果解释的可信度, 2 名实验者分别对 2 组中的 20 幅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可信度用 ICC 值衡量,不同实验者之间的标准差如下: 实验者 1 和实验者 2 之间: NFT : ICC- 0.98, SD- ? 4.33 观察者 1 和观察者 3 之间: NFT: ICC- 0.97, SD- ? 7 结果: 我们对 53 名患者的 56 眼进行研究,外部高反射带( OHRBT )较薄和中心凹两层间厚度( BFT )减少的患眼视力较好 (p 值分别为 0.02 和 0.05 )。接受较多次 PDT 治疗的患眼 BFT 值较低( p=0.04 )。黄斑囊样水肿( CMO )和视网膜下液的临床表现和 OCT 表现一致性较差 (kappa 值分别为 0.289 、 0.165) 。 OCT 显示玻璃体黄斑透明连接( VMHA )和视网膜内液之间无相关性( p=0.4 )。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一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文章类型 : 临床科学-系列报道 关键词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眼内压;玻璃体腔给药;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 文摘 背景: 报告接受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预后。 方法: 对 136 名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性非随机的临床干预研究,实验组患者( 97 眼)除接受曲安奈德 20 - 25mg 玻璃体腔注射外未接受任何其他治疗,对照组患者( 69 眼)根据需要接受局部或全视网膜激光治疗。平均随访期为 8.4 ±6.0 月( 1.03 ±25.2 月)。 结果: 实验组患者视力显著提高( p < 0.001 ),其中 66 眼( 68% ) Snellen 视力提高至少 2 行。对照组在随访期开始 4 月内视力无显著变化,随访期结束时视力显著下降( p < 0.001 )。两组间最佳视力变化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 0.001 )。实验组 Snellen 视力提高≥ 2 行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而视力下降≥ 2 行的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 p < 0.001 )。 结论: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能够暂时提高部分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成功取出后眼后节球内异物后的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文章类型: 临床科学-系列报道 关键词: 球内异物;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文摘 目的: 目前关于眼后节球内异物( PSIOBF )成功取出后迟发的非 PVR 所致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RDs )的资料很少,我们报告一系列 PSIOBF 发病数年合并玻璃体后脱离的患者,其中 2 例在最初受伤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后 4 、 8 个月出现视网膜脱离。本报道旨在提醒注意 PSIOBF 损伤可能合并迟发性 RRDs ,并强调长期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设计与方法: 对所有诊断 PSIOFB 的患者 4 年内进行序贯性病历回顾分析。 结果: 11 名患者被纳入研究范围, 2 名患者因大的后节球内异物导致眼球严重受损,受伤后数天便行眼球摘除术; 9 名患者通过部分玻璃体切割术将球内异物取出; 2 名患者发生迟发性 RRDs ,经成功处理后视力预后良好。 结论: 迟发性 RRDs 可以发生在眼后节球内异物成功取出之后,也可以在最初处理数月后发生。根据视网膜脱离的程度、范围、病因,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外科手术方法成功治愈这种 RRDs。[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用 ERG 对伴有超常视杆细胞功能超常的视锥细胞营养不良疾病的表型研究 文章类型 : 临床科学-系列报道 关键词 : 视锥细胞营养不良;电生理学;视网膜;视杆细胞;超常 文摘 目的: 应用超常视杆细胞 ERG 详细记录 10 名视锥细胞营养不良患者的表型,同时对核受体基因 NR2E3 进行突变扫描。 方法: 10 名患者接受临床检查和彩色眼底照相, 9 名患者接受了细致的电生理学检查, 5 名患者进一步接受眼底自体荧光成像、自动明适应和暗适应视野检查和暗适应计检查。 6 名患者接受了仔细的色视觉检查。从 4 名患者抽取血样进行 DNA 提取并进行 NR2E3 的突变扫描。 结果: 视锥细胞营养不良患者的症状在 10 岁以内和 10 ~ 20 岁之间 开始出现。患者表现为中心视力下降、显著的畏光。所有患者均有近视,色觉检查显示辨色力明显下降,主要是红绿色分辨力下降,蓝色分辨力相对完好,随后出现夜盲。眼底镜及眼底自体荧光成像可以检查黄斑的形态各异。电生理检查提示有明显的黄斑功能不良、视锥细胞反应下降或延迟、视杆细胞反应超常和延迟。明-暗适应视野计检查发现视野为伴有广泛的周边光敏感度下降的中心暗点,尚未证实 NR2E3基因突变会致病。[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屈光不正、白内障和固视障碍对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mfVEP )结果的影响 文章类型: 临床科学-系列报道 关键词: VEP ;固视;多焦;屈光;视觉诱发电位 摘要 目的: 了解屈光不正、白内障和固视障碍对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mfVEP )的影响。 方法: 采用圆点显示的翻转模式获得单眼的 mfVEP 应答。对照组校正视力 >= 20/20, 并维持中心注视。在下述条件下测试右眼:模拟的屈光不正、模拟的白内障、稳定的偏心固视和不稳定的固视。 结果: 对照组没有样本有明显的异常。模拟的屈光不正组所有样本均有明显的中央定位异常;模拟的白内障组有 3 个样本有明显异常。所有的稳定偏心固视组发生双眼异常,而不稳定固视组在检测眼产生明显的中枢异常。在偏心和不稳定固视组,所有样本至少有一段区域的波形极性翻转。 结论: 对于鉴别局部视神经损害和判断非器质性病因的视野缺损, mfVEP 是一种有用的工具;但对于如未校正的屈光不正、白内障、偏心固视和不稳定固视等因素, mfVEP 能产生明显的视野缺损。这些问题应当小心地予以正确鉴别。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对用 Nyktotest 仪、 Mesotest 仪、散光仪和电脑散光仪来测量散光和眩光进行比较 文章类型: 实验科学-系列报道 关键词: 白内障;操作;眩光;视功能检测 摘要 目的: 评估用于测量散光和眩光的各种设备的特性,包括 Nyktotest 仪、 Mesotest 仪,“传统的” 散光仪和新型的运用电脑版本的散光仪。 方法: 112 个样本分成 3 组: 1 )无任何眼疾青年人的样本组; 2 )无任何眼疾的老年人样本组; 3 )至少有一只眼有(早期)白内障样本组。所有的样本均进行电池发出的眩光和散光的检查,测量视力、对比敏感度、屈光度和 LOCS III 晶体浑浊度 。所有受试样本的操作均在单盲状态下回答问卷。 结果: 所有眩光 / 散光的仪器检测均有相似的可重复性价值。对于所有的散光仪,效力(与 LOCS III 和问卷分数相关)、区别力(能区别 3 组样本的能力)和附加评估(测量视力和对比敏感度)均高。测量结果具有的前后继承性与传统的散光仪有关,而新的散光仪没有,这说明后者能较好地抵制测试中的欺骗行为。 结论: 对于将来的散光测量,新的电脑散光仪是最有前途的设备。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眼附属器浆细胞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36例患者中新生浆细胞表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的分析 文章类型: 实验科学-系列报道 关键词: 结外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眼附属器淋巴瘤;浆细胞分型;预后 摘要: 目的: 调查 a) 眼附属器结外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 EMZL )的浆细胞相关抗原的表达及 b) 浆细胞分型对此种肿瘤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的研究了 3 个眼病理中心 20 年的 136 例眼附属器 EMZL 的病例。免疫组化检测抗原包括浆细胞相关抗原 VS38c,CD38,CD138, 多发性骨髓瘤原癌基因- 1 -蛋白( MUM1/IRF4 ) , 及 CREB 结合蛋白( CBP )。 EMZL 被描述为浆细胞在形态学特征上各不相同 ,有胞浆免疫球蛋白,没有 BSAP/PAX5 ,至少有一种浆细胞相关抗原的表达。对照包括正常或过度增生的淋巴组织。收集大多数病例的详细临床资料,并比较免疫组化的结果。最后的统计学分析考虑到了肿瘤的局部复发,系统疾病的进展和淋巴瘤引起的死亡。结果: 136 例眼附属器 EMZL 中有 57 例( 42% )存在浆细胞分化抗原, 45 例为原发肿瘤。大多数混合正常浆细胞表达有 MUMI/IRF4, Vs38c,CD38,CD138,CBP, 而眼附属器 EMAL 的肿瘤细胞仅有 6/57 ( 11% )共同表达这 5 种浆细胞相关抗原,最常表达的浆细胞相关抗原是 MUMI/IRF4 ,其免疫活性为 56/57(98%) ,虽然用单因素分析原发性眼附属器的 EMZL 和扩散性的疾病中的浆细胞分化抗原表达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042 ),其差异用多因素分析则相对不明显。 结论: EMZL 的浆细胞分化肿瘤细胞表达的浆细胞相关抗原与正常浆细胞相比是有差别的。多因素分析眼附属器 EMZL 浆细胞分化抗原与局部复发、全身疾病进展,或淋巴瘤所相关死亡无明显关系。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单眼盲和双眼盲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文章类型: 临床科学-系列报道 关键词: 双眼盲;生活质量;单眼盲
摘要: 目的: 调查单眼盲与正常视力相比是否降低了生活质量以及与双眼盲患者相比在哪些方面降低了生活质量。 方法: 本研究征集了 1992 至 1994 年墨尔本视力损害科研课题的 3271 例城市患者参与,并进行集中分层随机抽样。所有预测和结果均历时 5 年随访后在 1997 至 1999 年获得。 结果: 共 2530 人参与随访调查并测量了目前的视力情况。单眼盲和双眼盲患者遇到 与视力有关问题的可能性均明显增加,这些问题包括查看电话薄、阅读报纸、看手表和辨认面孔。不能进行屈光矫正的单眼盲患者更有可能在离家时摔倒( OR 为 2.86 , 95% 可信区间为 1.16 至 7.08 ),需要帮助才能完成杂务( OR 为 3.09 , 95% 可信区间为 1.40 至 6.83 ),以及变得更加依赖他人(进食以及做杂务)( OR 为 7.50 , 95% 可信区间为 1.97 至 28.6 )。不能进行屈光矫正的双眼盲患者日常生活的 活动减少,并经常摔倒。 结论: 让不能进行屈光矫正的单眼盲患者独立生活不安全,而不能进行屈光矫正的双眼盲患者需要护理,情绪照料,社区帮助,及增加日常活动。有必要发现并照料那些可矫正及可治疗的盲人。[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
用 葡萄球菌 肠毒素 B 诱导非特异性免疫耐受治疗高危鼠角膜移植 文章类型: 实验科学-系列报道 关键词: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鼠; 超抗原;耐受 摘要: 目的: 探讨 SEB 在治疗高危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中的作用。 方法: 用 Fisher344 和 Lewis 鼠制作高危鼠角膜 移植免疫排斥模型。行角膜移植前在实验组鼠腹腔内注入 0.2ml 不同浓度的 SEB 。记录同种异体角膜植片的排斥反应的指标,并检测植片中淋巴细胞浸润数目及不同淋巴细胞亚群所占百分比。同时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血清中 IL-2 和 IL-10 的浓度。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 SEB 能将同种异体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从 7 天显著延长 至 12 天 。 SEB 可减少植片中 CD4+ 和 CD8+ 淋巴细胞的浸润,并降低这两者的百分比。淋巴细胞的增 殖能力也有降低。然而 CD4+NKT 淋巴细胞的比例相对增加。对照组血清中 IL-10 浓度增加而 IL-2 浓度降低。 结论: SEB 可延长高危鼠角膜移植同种异体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这可能与 T 细胞缺失及非特异性免疫耐受形成有关。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Choroidal dendritic cells require activation to present antigen and resident choroidal macrophages potentiate this response To be posted [Back to section] [Back to Table of Contents][English Abstract] [English Full text]
|